在214大队物探处,有几个默默无闻的老同志,一直兢兢业业的奋斗在艰苦的第一线,虽然他们已近退休年龄,但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丝毫不马虎。
董新田—经费和仪器管理员。董叔在这个人脾气特别好,不管对谁,总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我问董叔为什么一直这么开心,董叔告诉我:“我的儿子和你们同龄,能和你们这群年轻人一起工作,我很开心。”董叔做事总是很细心,每天回来,先清点仪器,摆放整齐,该充电的充电,该擦洗的擦洗,该维修的维修。在野外,难免有些又脏又累的活,但董叔从不抱怨。
许庆历—安全管理员。许叔每天出工都会给我们强调,安全第一,有安全才能保障项目的进度。每天回来之后,许叔总是能把我们没发现没有做的事情,默默的一个人去做完。晚饭后,许叔常常一个人清洗电极罐,毫无怨言。我们经常说在山上中午饿,许叔知道后,就和董叔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来为我们烙饼、煮鸡蛋。他说,你们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得吃饱。许叔也是能吃苦的,在山上,背着几十斤的东西,爬上爬下,虽然时而也会说累不干了,可是下次还是在继续。
刘胜权—电子专家。刘叔来的时间不长,但是大家都说他有一把好手艺,电子方面的专家,什么东西坏了,都可以找他修。不久,我就见识到了,野外采集的数据线断了,里面线太多,很复杂,刘叔二话不说,马上开工,不到一会儿,就修好了。在山上,什么东西坏了,有工具在,他都能马上解决。我们开玩笑:“刘叔,您手机坏了,也是自己维修?”刘叔笑呵呵的说:“手机买回来,先拆开看一下,研究研究,然后再整合起来使用。”我们全明白刘叔为什么这么牛了——爱钻研。
杨南平—老专家。杨工80年代就参加工作了,对所有的物探方法了如指掌,是我们这的老专家,我们有什么不懂的,老将一出马,立马就解决了。杨工也是我们项目上的开心果,在休息的时候,杨工经常讲一些自己以前的经历,绘声绘色,大家都百听不厌,给劳累的工作带来很多乐趣。
这就是我们这的几位老同志,总是乐呵呵的,是慈祥的长辈,更像是亲密的战友,是我们这里每个年轻人的榜样,他们利用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大家,为项目更好的服务。(作者: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