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详情页

我队圆满完成石泉、汉阴、宁陕三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发布日期:2014-02-12 来源:

入汛以来,我省连续多次遭遇强降雨侵袭,降雨来势猛、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降雨极值。特别是进入七月,暴雨特大暴雨多次袭击部分地市。我省陕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7月5日略阳县因雨诱发一起大型崩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省相关部门要求,以及局专项会议精神,我队在第一时间里组建汛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队前往安康市进行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目前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紧急组建排查队

七月八日下午三时,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召开了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所承担的安康市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会后,我队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防汛排险相关工作。由地科公司经理刘宽宏任领队,抽调专家及参加过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的12名专业技术人员迅速成立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工作队,并抽调大队先进的通信、定位、测量设备及三台越野车投入到排查工作中去。排查队迅速奔赴安康市石泉、汉阴、宁陕三县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工作。

出  发

队领导与排查队员合影

13日一早,排查队员们在指定地点准时集合,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出发前,副大队长田社生要求承担排查任务的工作人员对排查工作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抓住重点,注意安全,按照技术要求及时上报排查结果。

大队长肖民禄要求排查工作队要按照国土资源厅文件精神做到“六个突出”,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圆满出色的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抵达安康安排部署排查工作

7月13日,排查队赶赴安康市。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召开了“安康市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工作会”,会上安康市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及核工业地质局相关领导,对此次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与安排。双方表示一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及时沟通,共同搞好此次排查工作。会后,排查队在安康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又进一步与各县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员接触,及时了解各县区“地灾”有关情况,讨论制定排查方案,并立即全面开展排查工作。

排查工作全面展开

排查队分三个项目组,于13日晚便分别到达各自责任区,连夜在当地国土部门收集资料,并与工作人员共同初步确定了排查线路,制定了排查计划等。

此次排查的三个县区总面积近7000k㎡,所辖乡镇多达45个。其中仅宁陕县总面积就有3678km²,最远的乡镇距离县城需4个多小时的车程。宁陕县梅子镇是本次排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梅子镇道路均未硬化,全是乡村土路,泥泞湿滑,多数路段需要徒步行走,而且面积较大,沟壑发育,山高谷深,单点之间的路程需要4到5个小时,这给项目组带来了严峻考验。

排查队员与乡镇负责人现场查看情况

排查队员们以乡镇、学校、村落等人口集中居住区为重点,以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及行洪泄洪区房屋为重点排查对象,仔细勘察、认真记录,并树立多块警示牌,还协助乡镇政府发放避灾明白卡、工作卡,编制防灾预案,宣传防灾知识。

排查人员在灾害隐患现场

排查过程中,每到一处隐患点,排查队员都会进行临灾状态预测,对可能受到灾害危及的住户进行地质灾害的应急自救措施,撤离路线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并累计填写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达1800多张。

排查队员们每天清晨不到6点就起床准备出发,晚上8点多才回到项目驻地。简单地用过晚饭后,队员们又开始忙碌着整理一天的排查资料,通常要到凌晨1、2点才能结束。

正在仔细记录现场数据的排查队员

一因泥石流而严重受损的房屋

排查人员向老乡了解情况、讲解防灾知识

后  记

本次排查共持续15天时间,排查原有在册地质灾害点839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取消地质灾害隐患点9处。排查队员辛勤工作、不负众望,按时高质量完成了此次排查任务。这也是继支援汶川抗震、玉树抗震之后,我队又一次出色圆满地完成大型救灾防灾任务。队员们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的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无私奉献的精神给局队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当地的每一位百姓。

7月27日,排查队员们在结束此次排查任务之后,凯旋而归。

二一四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队成员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魏  雷    阴继峰   宾嘉春    李  辉    刘宽宏    鲁寄托

陈永晔    闫  岩   李  志    张  俊    朱海龙    吕光刚